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指南

> 2017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辅导:学习动机的激发

2017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辅导:学习动机的激发

2017-01-12 14:19:24 来源: www.kuke99.com 阅读: 1678 编辑: 超老师

库课网校

  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1.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 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随着课题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2.对教学的启示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1.反馈信息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反馈是对结果的知晓。了解自己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要使反馈成为一个有效的激励措施,他必须是明确、具体且及时的。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奖惩要适度
  
  一方面,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另一方面,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首先,稳定性维度而言,学生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对未来结果的期待与目前的结果是一致的,会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或自卑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对以后成败的预期影响较小。
  
  其次,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则学习结果不 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什么影响。

  
  最后,可控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学习者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一种犯罪感;反之,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 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
  
  2.归因方式的不同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意义
  
  既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之后的行为,也就可以通过影响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进行归因,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考试指南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