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教师资格 > 成绩查询

>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辅导:第四章(1)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辅导:第四章(1)

2017-01-12 15:09:08 来源: www.kuke99.com 阅读: 2573 编辑: 超老师

库课网校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 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在理性引导下的有目的的追求。任何一个 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大到国家、社会和团体,小到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 育都会有各自的期望。为了实现这种期望,就必须保持教育活动的统一性、连贯性, 就必须切实地把握教育活动的方向,而所有这一切的实现,又都有赖于自觉地确定 教育活动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是人类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一种对象性活动。

  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类活动具有意识性和 目的性,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人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所创造 的历史。马克思曾经以生动的譬喻揭示了人的自觉活动同动物的本能活动之间的 区别:“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 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 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 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 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 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 意志服从这个目的。”①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主要的和基本的特征就是:人在实践之前,对活动过程所要取得的 结果,就已经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了。人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又通过实践 活动来实现和达到目的。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 的目的性。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目的有着各种不同的界定。诸如:教育目的就是 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 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是“培养 人的总目标,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 本性质问题”A等等。

  我们认为,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社会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 一种价值预设,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 求。教育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 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 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 或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在教育学的理论中,跟教育目的有关的概念有: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 标、教学目标等。它们的关系是:教育目标是种概念,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 目标、教学目标是属概念,都是教育目标的一种,是不同层次上不同类别的教育 目标。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含有方向性的总体目标和最高目标,它反映的 是一个国家总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它所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 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教育目的一般在教育法或教育方针中规定,是一个 国家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和长期目标,它可以理解为是一级教育目标,具有最高度的 概括性,表现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价值,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 统一的质量要求。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新课 程的培养目标即新课程总目标,就是基础教育学段(含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 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广义为课程总目标(课程的培养目标),狭义为分科课程目标,即各领 域、各学科的教育目标,是指从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角度所规定的人才培养具体 规格和质量要求(分科目标)。

  课程(分科)目标,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通过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或各领域的 指导纲要体现出来,纵向分解为学段目标,横向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的制定应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依据,并体现教育目的 与培养目标的意图。

  教学目标是具体教学过程的结果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它是学科课程目标与具体 教学内容的结合和具体化。

  课程目标的制订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完成,具有较强的规定性;教学目标主要 由教师来制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我们可用图表示教育目标的内在结构:

  教育目标

  广教育目的(一级教育目标)――国家培养人的总目标或称终极教育目标

  培养目标(二级教育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校的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三级教育目标)――各个学科、各门课程、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四级教育目标)――教学活动要达成的教育目标

下一页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教育目的对于教 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和各层 次的教育改革都起着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 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定向功能

  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教育目的的定向作 用具体表现为:首先是对教育的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即对教育“为谁培养人” 具有明确的规定;其次是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也就是说,教育依赖这样的规 定,不仅能改变人的自然盲目的发展,还能对人不符合教育目的要求的发展给予 正确引导,使其按预定方向发展,符合教育目的的规定,产生社会需要的新品质; 再次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教育目的对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何 种水平的教育内容、对内容如何进行取舍等具有决定作用;最后是对教师教学方 向的定向作用,它既包括对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方向的教学定向,还包括对培养 学生思想品德方向的价值定向。正因为教育目的具有定向功能,教育活动才有所 依循,才能避免其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上的失误。任何社会为满足自身发展的需 要总是首先确定相应的教育目的,引导教育发展的方向,以便从根本上确保教育 的社会性质和人才培养的社会倾向性。

  (二)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会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 这种作用体现在:首先,通过确定教育价值的方式进行调控。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 是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制约,社会在利用教育来满足自身或人的发展 需要时,无不赋予教育以特定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目的总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 并成为衡量教育价值意义的内在根据,进而调控着实际的教育活动。其次,通过标 准的方式进行调控。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这些标准 对实际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教育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基本依据。 再次,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一定的教育目的必然要通过一系列的短期、中期 和长期目标去实现。这些目标指出了教育行为的进程,具体调节着和控制着各种教 育活动。

  (三)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 动的重要依据。一种能够实现的教育目的,总会有多层次的系列目标,这使得它对 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宏观的衡量标准,而且具有微观的衡量标准。这些标准能够对教 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等作出判断,对教育活动的得与失作出评价,它具体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教育行为必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但社会中个人、群体、社会各层次之间存在的利益、需要、目的等方面的矛盾与冲 突,常常导致教育现实与教育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这使得教育活动总是面临着多种 多样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导致实践中教育活动的方向模糊不清,甚至 被赋予了另外的价值取向。如果不坚持用所确立的教育目的的要求进行衡量评价, 就不能意识到教育活动价值的变异,也难以使其得到有力的纠正。二是对教育效果 的评价。教育目的中的层次目标,不仅指出了教育活动的途径,同时也是评价具体 教育活动效果的直接依据。运用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具体教育活动过程,可判断过程 的得失、质量的高低、目标达到的程度等。要确保教育目的的实现,就应注意对教 育目的进行不断分析,对教育过程的发展状况和结果进行及时评价,并适时做出恰 当判断。只有注意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才能更好地从根本上把握 教育活动。

  (四)指导功能

  教育目的的指导功能体现在指导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上。教育行政部门 的方针政策多种多样,其中部分方针政策是关于提高教育质量、加速人才培养的。 这类方针政策必须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来制定,如进行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提倡 课程改革,是因为现实的课程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素质的发展,故须采取更有 效的举措,制定出更合理的方针政策。即使有些方针政策与提高教育质量没有直接 关系,但制定者们大都不会忘记教育目的的要求。只要检索近年来我们国家颁布的 有关教育的法律或法规,便不难发现,其中大都提及教育目的或类似的问题,这说 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国家或有关管理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时所不可忽视的问题。

  教育目的的上述功能,是相互联系、综合体现的。每种功能的作用,都不是单 一表现出来的。定向功能是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的,没有评价和调控功 能,定向功能就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 能作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也要以定向功能为基础•,而指导功能的发挥是伴随评 价和调控功能来实现的。在现实教育中,应重视和综合发挥教育目的的这些功能。 要想合理地把握这些功能,就必须深刻和全面地理解教育目的。

 

 

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考试指南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