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资动态

> 2017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备考复习试题及答案(1)

2017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备考复习试题及答案(1)

2017-01-12 15:09:04 来源: www.kuke99.com 阅读: 1645 编辑: 超老师

库课网校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斯宾塞
D.卢梭
2.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  )。
A.军事体育
B.体操训练
C.文雅教育
D.文法教育
3.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  )。
A.结构课程理论
B.教育与发展理论
C.从做中学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4.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
A.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斯宾塞的《教育论》
5.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说明教育具有(  )。
A.政治效益
B.技术效益
C.文化效益
D.经济效益
6.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7.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说明了(  )。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8.在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既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  )。
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9.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  )。
A.人格平等
B.主导地位
C.自主发展
D.自由发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1.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经验课程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
A.班级学生群体
B.班级共青团
C.学科小组
D.老同学
13.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自我评价法
14.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来影响集体,这种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i}己来,以增强管理的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平行管理

 

 

16.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中国
1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LI,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8.“性善论”所反映的观点是(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作用论
D.教育万能论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20.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教育理论
B.职业道德
C.文化科学
D.教学基本功
21.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技能型课程
22.教师提出问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是(  )。
A.探究――研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23.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  )。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2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25.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26.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  )。
A.德育意义
B.德育目标
C.德育内容
D.德育规律
27.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王道俊
28.学校文化的缩影是(  )。
A.班级文化
B.领导文化
C.活动文化
D.校园文化
29.社会关系影响人发展的(  )。
A.性质和方向
B.方向和范围
C.范围和性质
D.程度和速度
3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编辑推荐
教资笔试题库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考试指南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