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资题库

>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5.24)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5.24)

2024-05-24 08:54:51 来源: 库课网校 阅读: 885 编辑: 柳老师

库课网校

全国教资备考交流QQ群:131882896,进群了解考试最新动态,免费领备考资料


  单选题

  1.“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这句话体现了对教育目的所持有的观点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体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2.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教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 )。

  A.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B.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C.不正确,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这说明教育目的受( )的制约。

  A.外国教育目的

  B.社会生产方式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D.文化传统

  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老子

  B.荀子

  C.孟子

  D.孔子

  5.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参考答案

  1.A。解析:社会本位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2.D。解析: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题目中班主任只关注了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学科及课外活动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3.B。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教育目的也发生了变化。

  4.B。解析: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

  5.D。解析: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考试指南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