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资题库

>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5.23)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5.23)

2024-05-23 09:10:58 来源: 库课网校 阅读: 666 编辑: 柳老师

库课网校

全国教资备考交流QQ群:131882896,进群了解考试最新动态,免费领备考资料


  单选题

  1.班主任张老师决定,凡是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可以免除班级卫生义务,张老师的做法( )。

  A.不利于学生品德养成

  B.有利于班级管理创新

  C.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D.不利于学生平均发展

  2.在关于教育、个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真正达到历史、辩证、唯物高度的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马克思主义

  D.实证主义

  3.下列符合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是( )。

  A.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

  B.应该以动态的、层次对等的方式来看待和认识教育目的选择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C.就一个社会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D.教育价值在于满足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

  4.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生产力提高出现了城乡分离,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这一现象的产物是( )。

  A.人的全面发展

  B.人的片面发展

  C.人的均衡发展

  D.人的差异发展

  5.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可靠的标准是( )。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教学计划

  D.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

  1.A。解析:张老师让考试前三名学生免于做卫生,不利于学生品德养成,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C。解析:马克思主义在关于教育、个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真正达到历史、辩证、唯物高度。

  3.D。解析: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是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影响较大的两个流派。个人本位论盛行于是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社会本位论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4.B。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到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题干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和对立,体现了个体的片面发展,所以选择B选项。

  5.A。解析: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是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可靠的标准。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考试指南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