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专升本 > 考试科目

> 河南专升本生理重点

河南专升本生理重点

2024-05-27 14:46:16 来源: 库课网校 阅读: 313 编辑: 李老师

库课网校

  第一章

  1.内环境:围绕在机体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

  2.稳态(自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3.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4.神经调节是最主要的调节形式,其调节方式是反射。

  5.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6.神经一体液调节:人体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支配,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反射弧中的传出部分,这种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7.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形式。

  8.维持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稳态主要依靠负反馈控制系统。

  9.正反馈举例: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分娩反射、凝血等。

  10.前馈: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

  11.单纯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

  12.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主要包括水、乙醇、O2、CO2、NH3、甘油、尿素等。

  13.易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介导)下,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14.易化扩散包括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经载体易化扩散。

  15.经通道易化扩散的两个特性: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16.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

  ①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

  ③竞争性抑制。

  17.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供能而进行的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18.原发性主动转运最常见的离子泵是Na+-K+泵。

  19.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③钠泵活动形成Na+和K+的浓度梯度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基础,该生电效应可影响静息电位数值;④钠泵活动建立的Na+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势能储备。

  20.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些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时,所需的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比如钠泵在膜两侧形成的Na+浓度梯度),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21.出胞和入胞是一个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蛋白质参与。

  第二章

  1.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存在的外正内负且平稳的电位差。

  2.极化: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

  3.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即细胞膜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绝对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4.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5.反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进一步变为正值,使膜两侧电位的极性与原来的极化状态相反,称为反极化。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6.复极化:细胞在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7.静息电位产生机制: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主要由钠泵活动造成);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选择性通透。

  8.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9.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标志。

相关推荐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