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专升本 > 模拟试题

> 2024专升本政治简答及论述快速提分

2024专升本政治简答及论述快速提分

2023-09-22 09:58:56 来源: 库课网校 阅读: 1446 编辑: 吴老师

库课网校

  简答题

  (一)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怎么做?

  1.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

  2.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地说,它要求人们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客观规律和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并为运用规律改造世界、创造和改变各种物质条件,为客观规律的作用发挥开辟道路。

  5.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否定主观能动性,又要反对不顾客观规律,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二)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三)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四)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1.要求我们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遭到规律的惩罚。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五)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存在和是否发挥作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规律客观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

  4.规律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5.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共同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还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七)什么叫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九)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绝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十)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论述题

  (一)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既是对改革及其发展要求的反映,又为改革开拓道路,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4.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的改善和革新,不断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5.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用户,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使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二)如何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2.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报告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的人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

  3.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提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能够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简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

  1.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2.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3.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4.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5.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五)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以上就是库课小编分享的全部内容了,更多2024年专升本考试政策及资讯,考生们可以到库课网校APP免费了解,更有2024年各省专升本网课可以免费试听。

相关推荐

考试报名

考试时间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