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指南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9-04-11 16:42:04 来源: 库课网校 阅读: 2744 编辑: 李老师

库课网校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结束,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也只能等到2019下半年啦,以下是库课网校小编给考生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复习资料,考生在参加考试之前可先来看看。

  一、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6、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7、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8、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20、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

  21、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2、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3、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

  24、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25、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

  26、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28、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9、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30、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31、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二、教育学简答题

  1、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等级性;

  (2)非生产性;

  (3)专门化;

  (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 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 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

  (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

  (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

  (3)教育的现代化;

  (4)教育的民主化;

  (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 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 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

  (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

  (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

  (4)影响受教育权利。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

  (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

  (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 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 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1、 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

  (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

  (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12、 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动物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3、 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

  (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

  (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

  (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14、 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 “个人全面发展”包含哪三个层次的目标?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轻资本对工人,尤其是对童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

  (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消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工,推动社会发展,向“个人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日益逼近;

  (3)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观念中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现实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性。

  16、 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角度不同,全面发展教育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个人全面发展”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

  (2)二者分属不同范畴,“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则是仅就受教育者抽受教育抽共有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言的;

  (3)实现条件不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必须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相宜条件才行,全面发展教育仅借助学校教育就可能得以实现。

  联系:(1)都是以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为为基本任务;

  (2)教育毕竟是人的发展重要影响因素;

  (3)“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全面发展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一学说对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法规和进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8、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

  (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

  (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

  (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0、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狠抓薄弱环节,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4)充分发掘潜能,注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11月2日,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一定要在最后的时间里好好备考,争取考出一个优异成绩。


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考试指南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