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教师招聘 > 招教题库

> 江西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江西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8-12-29 16:20:01 来源: 库课网校 阅读: 4573 编辑: 李老师

库课网校

  2019年报考江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生请注意,为了帮助考生在考试中能取得一个优异成绩。库课网校给考生整理了江西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请考生认真查看。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

  A.梁启超

  B.魏源

  C.曾国藩

  D.谭嗣同

  2.“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是( )的名言。

  A.亚里士多德

  B.毕达哥拉斯

  C.阿基米德

  D.牛顿

  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钱三强

  C.钱伟长

  D.邓稼先

  4.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特色课程

  5.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论著的是( )。

  A.《大教学论》

  B.《雄辩术原理》

  C.《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

  6.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 )。

  A.教育者

  B.学习者

  C.教育政策

  D.教育影响

  7.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该观点属于( )。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生活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8.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 )。

  A.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B.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C.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D.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0.中国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系统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1.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 )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A.2020年

  B.2025年

  C.2030年

  D.2035年

  12.师生关系的内容不包括( )。

  A.社会关系

  B.教育关系

  C.心理关系

  D.利益关系

  13.“心理相容”是良好师生关系特征中师生之间的( )方面的表现。

  A.群体关系

  B.人际关系

  C.心理关系

  D.工作关系

  14.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赫尔巴特

  D.康德

  15.中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学与发展》

  16.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动因论

  D.多因素论

  17.人的生理成熟以( )成熟为标志。

  A.神经系统

  B.生殖系统

  C.淋巴系统

  D.内分泌系统

  18.下列关于教育惩罚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

  B.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才会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C.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D.多用施予式惩罚,少用或不用剥夺式惩罚

  19.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是( )。

  A.行动

  B.需要

  C.动机

  D.诱因

  20.下列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A.阅读技能

  B.书写技能

  C.计算技能

  D.写作技能

  2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师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这一论述阐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特性。

  A.鲜明的继承性

  B.强烈的责任性

  C.独特的示范性

  D.严格的标准性

  22.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

  A.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B.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C.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D.教师职业道德根本要求

  23.学生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学金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人身自由权

  24.李某系初二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考试中提前交卷离开考场,擅自离校,与其他同学相约到离学校一公里处的池塘游泳,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 )。

  A.承担全部责任

  B.承担大部分责任

  C.承担过错责任

  D.不承担法律责任

  25.下列条目中,不属于2006年制定的《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八不准”》内容的是( )。

  A.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B.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或随意拖堂,擅自调课停课或请人代课

  C.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

  D.不准在工作日内饮酒

  2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 )所决定的。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教育规律

  27.20世纪末,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属于( )。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28.我国古代培养“君子”的目的决定了以“四书”“五经”作为基本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目的( )的具体表现。

  A.导向功能

  B.选择功能

  C.控制功能

  D.评价功能

  29.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属于文化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柏拉图

  C.斯宾塞

  D.斯普朗格

  30.关于素质教育内涵理解不正确的观点是( )。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教育

  C.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

  2.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二、判断分析题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2.学生掌握了知识就能够形成相应的能力。

  3.学习的成败经验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成功经验越多,其自我效能感就会越强。

  三、论述题

  请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论述教师加强教学创造性的主要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材料】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现象频繁出现,教育主管部门屡禁不止。张老师是某县重点中学语文老师,2年前,贷款买了一套商品房。为了还贷,张老师利用双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时间,在租用的房间内,招收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李老师是该县重点小学有名望的数学老师。她班上一些家长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现考上重点中学的愿望,请求李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辅导。为了满足家长需要,李老师利用双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时间,在家里为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

  张老师和李老师的行为在老师中引起了广泛议论:有的老师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适当开展一些有偿家教补贴家用也是无可非议的;有老师认为,应家长要求教师开展有偿家教活动,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也有老师认为,打着素质教育旗号,从事应试教育活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这是师德缺失的表现;还有老师认为,教师开展有偿家教是另一种课外辅导活动形式,只是在实施中应该按照学校课外活动的要求开展活动.不应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

  事件曝光后,教育主管部门重申严禁一切形式的有偿家教行为,并分别给予张老师和李老师相应的行政处分。

  【问题】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依据教师职位道德教育理论,列举当前教师师德失范与沦丧的主要表现。(4分)

  2.请依据素质教育理论,阐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6分)

  3.请依据教育学理论,阐述教师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5分)

  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也成为洋务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2.【答案】c。解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他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3.【答案】D。解析: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4.【答案】AC。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学科课程。

  5.【答案】B。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也被称为《雄辩术原理》,成书于古罗马时期,是西方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论著。《雄辩术原理》只论述教学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学法的专著。

  6.【答案】c。解析:教育是由一定的要素通过各种联系构成的系统,无论教育活动的哪一种类型和层次,都贯穿着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政策不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

  7.【答案】C。解析:教育的生活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指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观便体现了教育的生活起源论思想。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教育就是促进儿童通过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从而,这种教育自然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8.【答案】C。解析: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9.【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10.【答案】B。解析: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1.【答案】C。解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12.【答案】D。解析:师生关系的构成包括:①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②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③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这一内容不包括利益关系。

  13.【答案】A。解析:心理相容是师生之间的群体关系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和相互理解。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心理特征。

  14.【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现代教育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15.【答案】A。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6.【答案】B。解析: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作用、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我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等。外铄论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

  17.【答案】B。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同一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例如,人的生理成熟以性机能成熟为标志。一般是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先成熟,生殖系统后成熟。人的心理成熟则以独立思考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为标志。一般是感知觉先成熟,思维能力后成熟,情感更后。人的社会性方面的成熟,以独立承担社会职业和家庭义务为标志。

  18.【答案】D。解析:惩罚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因此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A项说法正确。惩罚是呈现不愉快刺激以降低或消除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负强化是当学生表现出期望行为后撤销原来的不愉快刺激。在学生接受惩罚后,不再犯错,并且学会以合适的行为替代原来的不当行为,这种惩罚则在性质上具有负强化的意义,这时,惩罚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教育价值。B项说法正确。实施惩罚教育需遵循以下原则:①先教后罚;②非不得已不使用惩罚,允许将功补过;③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④多用剥夺式惩罚,少用或不用施予式惩罚;⑤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⑥观察学生是否想通过不良行为引起家长或教师的关注;⑦惩罚要言出必行,强度适当、及时;⑧恩威并重,一视同仁。综上可知,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19.【答案】B。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

  20.【答案】B。解析:智慧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技能、解题技能、记忆技能等都属于智慧技能。书写技能属于操作技能。

  21.【答案】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人和感化人的作用,无论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是教师的集体风貌,都具有独特的示范性。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明显标志,对学生行为转变起到显著的示范引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阐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的示范性这一特征。

  22.【答案】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教育劳动始终,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率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23.【答案】A。解析:受教育的权利(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是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这一权利具体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24.【答案】D。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25.【答案】D。解析:《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八不准”》的内容包括:①不准参加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活动,或有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②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讥讽、歧视、侮辱学生。③不准参与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的活动。④不准私自办班或对现任教学班的学生有偿家教。⑤不准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⑥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⑦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或随意拖堂,擅自调课停课或请人代课。⑧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

  26.【答案】A。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并由此决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制度。

  27.【答案】D。解析:在古代社会,人口再生产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工业革命后,人口再生产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类型;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

  28.【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具有导向、选择、控制、激励和评价功能。其中选择功能是指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做出有价值的取舍。“四书”“五经”正是在教育内容上的选择。

  29.【答案】D。解析: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代表人物是斯普朗格。该理论认为教育是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是根据社会文化的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的,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孟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柏拉图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斯宾塞是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30.【答案】B。解析: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主义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2.【参考答案】

  后进生的转化是班级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个别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尊重信任,平等对待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和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信心。

  (2)抓住时机,及时教育,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其树立上进的自信心,激发和调动其上进的积极性。

  (4)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巩固教育成果。

  二、判断分析题

  1.【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学校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也不是学校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等,受学校教育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校教育本身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教师的专业水平状况,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受教育者本人的意愿和接受能力等。

  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包括: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不能离开知识技能而凭空发展;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能力提高了,掌握知识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提高;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之间是不均衡的,有了知识。能力不一定能发展,能力强,不一定知识水平高。

  3.【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而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如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就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学的创造性:

  (1)运用适合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戈登的“集体研究制”和帕尼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2)尽可能超越给定信息。教师要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超越给定信息,利用给定信息创造新信息。

  (3)发挥直觉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直觉空间。

  (4)帮助学生形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教学要把学生的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转换。

  (5)加强教学的艺术性。艺术比科学更能体现创造性,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一般来说,教师存在着以下四个不当的欲望,这些欲望导致教师的职业道德走向失范与沦丧。

  (1)物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2)权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3)名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4)情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2.【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是使每个学生开发潜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是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通过考试和选拔为目的。

  (2)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

  (3)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则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常常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试而教,为了考试而学。

  3.【参考答案】

  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它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教师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从辅导对象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

  (2)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3)辅导要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教师要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5)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好好备考,对以上小编整理的试题,考生在参加考试之前,一定要认真做做,以免在考试中考到原题。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考试指南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