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指南

>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

2020-12-01 14:28:27 来源: 库课网校 阅读: 2797 编辑: 苏老师

库课网校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刷2000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答案已发布,本文所发布的章节答案为第一节:中学生心理健康(刷题六)。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

  刷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题干中张博的“失眠,食欲不振,不愿交往,消极悲观”等的行为表现,符合抑郁症的特点,因此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抑郁症。

  2.【精析】C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该学生情绪消极低落、颓废淡漠,甚至有自杀想法,这是抑郁的典型特征。

  3.【精析】A焦虑症表现为坐立不安、情绪紧张等,小燕的症状与此相符,所以她存在的心理问题是焦虑症。

  4.【精析】A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根据题干的“总想”可知,描述的是赵峰的想法,因此他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观念。

  5.【精析】D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行为指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小东反反复复去做自己不希望执行的动作(检查是否锁门),属于强迫行为。

  6.【精析】C题干中郭阳同学表现出的行为属于强迫行为,所以他有可能患上了强迫症。

  7.【精析】C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行为指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小艾反复检查书包属于强迫行为,故小艾的问题是强迫症。

  8.【精析】A强迫症的表现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根据题干中的“经常想”“无法控制”可知是强迫观念,因此伟斌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

  9.【精析】D强迫症的表现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10.【精析】C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所述汪娟反反复复的动作,属于强迫行为,因此她可能出现了强迫症。

  11.【精析】B厌恶干预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常用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不赞成干预、内隐致敏法等。题干使用方法属于橡皮圈拉弹法。

  二、辨析题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差异。不同的国家、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和阶层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同一国家、地区的标准也会因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而有不同的标准。因此题干表述正确。

  三、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主要表现、产生原因、调适方法如下:

  (1)主要表现:①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②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③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2)产生原因:①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过度的压力。②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③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④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

  (3)调适方法:①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减轻压力。②改变认知,端正考试动机。③掌握应试技巧。④掌握调控紧张情绪的技巧。还可以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的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

  刷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题干所述忽略了人的心理健康。

  2.【精析】B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精析】D抑郁症表现为悲伤、绝望、消极、颓废,失去生活乐趣。题干所述是抑郁症的具体表现。

  4.【精析】C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有:①情绪消极、悲观、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对生活的乐趣。②消极的认知倾向,低自尊、无能感,对未来没有期望。③动机缺乏、被动、缺乏热情。④肢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由题干可知,小华的表现符合抑郁症的特征。

  5.【精析】B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抑郁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等“三低”症状为核心。

  6.【精析】D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小程对于狗的非理性惧怕,属于恐惧症。

  7.【精析】D题干所述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属于恐惧症的一种。

  8.【精析】C学校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儿童害怕上学,严重者还会害怕与学校有关的东西,如害怕老师、害怕去教室等。也有些儿童会产生上学前身体不舒服等保护性行为。题干中的学生最有可能患的是学校恐怖症。

  9.【精析】A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10.【精析】A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甜甜的行为属于考试焦虑。

  11.【精析】B考试焦虑的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表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小飞因为担心考试,吃不下睡不着,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正是考试焦虑的表现。

  12.【精析】A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行为指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小张不停地洗手属于强迫行为中的强迫洗手。

  13.【精析】C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小敏的行为属于强迫症中的反复检查。

  14.【精析】C强迫症包括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

  15.【精析】C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小静反复穿脱衣服属于强迫行为,故小静的这种状态属于强迫症。

  16.【精析】B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小莉的行为属于强迫症中的强迫性仪式动作。

  17.【精析】A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萧潇的行为属于强迫症中的强迫计数。

  18.【精析】D网瘾是指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由于反复从事某种活动,给个体带来痛苦或明显影响其生理、心理的健康状况,并导致个体的社会功能受损的行为方式。网络成瘾个体对互联网的依赖不会在烦恼和情绪不佳时消失,因此D项说法错误。

  19.【精析】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

  20.【精析】A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题干中陈琳的表现属于厌学。

  二、辨析题

  1.【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使学习过程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心理不健康状态将使学生心情沉重、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2.【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心理健康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而且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它受社会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差异。故题干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品质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稳定协调)。(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参考答案】(1)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2)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3)焦虑症,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4)强迫症,是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官能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5)网络成瘾,是指中学生由于过度地和不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并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参考答案】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官能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1)成因:①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包括学习过度紧张、家庭要求过于严格、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②个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等。

  (2)治疗方法:①药物治疗。②行为治疗。例如,暴露与阻止反应,主要用于控制当事人的刻板行为。③建立支持性环境。④森田疗法。强调放弃对强迫行为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

  4.【参考答案】(1)强化干预。(2)厌恶干预法。(3)转移注意力法。(4)替代、延迟满足法。(5)团体辅导法。

  查看本书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链接: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刷2000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考试指南

优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