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号

注册领取新人学习津贴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指南

> 第二节教学过程

第二节教学过程

2020-12-01 10:44:30 来源: 库课网校 阅读: 4447 编辑: 苏老师

库课网校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刷2000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答案已发布,本文所发布的章节答案为第二节:教学过程(刷题三)。

  第二节 教 学 过 程

  刷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学生的认识过程走的是一条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它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精神文化财富。题干所述表明教学活动具有简捷性。

  2.【精析】C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表现在: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认识的引导性。⑤认识方式的简捷性。

  3.【精析】D在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间接经验的学习去认识客观世界,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4.【精析】D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5.【精析】B理解教材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由表象上升为概念,并通过判断和推理,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理解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二、辨析题

  1.【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校课程内容是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共同构成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活动范围、时间、精力十分有限,仅依靠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必要的。因此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就决定了学校课程内容主要应由间接经验构成。

  2.【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2)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3)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样具有教育性。

  3.【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指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授之以渔”指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在说明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应该一味地只强调传授给学生知识。这一观点符合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故题干表述正确。

  4.【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的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而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

  2.【参考答案】(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存在内在机制。(4)要防止两种倾向:实质教育论和形式教育论。

  刷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2.【精析】A《礼记·中庸》中对学习过程进行了如下概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精析】B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始用个体认识论的原理来分析教学过程,他以“感觉论”为基础提出了有关教学过程方面的进步理论。

  4.【精析】C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第一个企图按照心理活动“统觉理论”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5.【精析】B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6.【精析】B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7.【精析】B双边活动说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是二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的过程,而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

  8.【精析】A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认识的特殊性体现在: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认识的引导性。⑤认识方式的简捷性。

  9.【精析】B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学生认识的范围突破了他们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表明了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间接性。

  10.【精析】D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主要有获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条途径。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题干中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正体现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

  11.【精析】C用知识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体现了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

  12.【精析】C赫尔巴特所说的教育与教学的统一就是要将知识与道德感情的教育相结合,即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13.【精析】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规律也称为双边性规律,指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规律要求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性。

  14.【精析】D题干中“师傅”和“个人”的关系体现了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

  15.【精析】A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感知教材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故题干中教师的行为属于教学过程的领会阶段。

  16.【精析】A感知教材即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题干所述即属于教学过程的感知阶段。

  17.【精析】B理解教材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由表象上升为概念,并通过判断和推理,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8.【精析】C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说来包括激发学习动机、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学生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可以形成技能、技巧,还可以检验所学知识,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如完成各种书面的或口头的作业等等。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2.【参考答案】(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查看本书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链接: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刷2000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推荐

热搜排行

考试指南

优课推荐